×

註明

There was a problem rendering your image gallery. Please make sure that the folder you are using in the Simple Image Gallery Pro plugin tags exists and contains valid image files. The plugin could not locate the folder: media/k2/galleries/4680

2026AW大環境趨向③ 獨特創造力

2025/06/25

紡拓會趨勢小組

現在的時尚已經不只是「潮流」,而是一種「態度」!人們不再滿足於快時尚,而是越來越注重設計感和獨特性,甚至願意為客製化限量商品買單!而這樣的趨勢也讓如今的時尚市場正在經歷一場「個性革命」,消費者越來越渴望透過服裝展現自己的價值觀與生活態度,進而帶動設計感強烈的服飾、限量聯名和客製化服務的蓬勃發展

透過社群媒體,世界各地的時尚資訊更容易推廣到目標市場,尤其是對風格要求更高的Z世代和千禧世代,他們透過在IG或TikTok上分享內容,並希望自己的穿搭能夠「出圈」。

根據全球社交媒體監控與分析平台 Brandwatch 的調查,行銷人員普遍認為,令人驚喜的品牌合作、大膽有創意的體驗,以及針對小眾市場的在地化內容,將成為2025年最具影響力的數位行銷趨勢。這意味著,品牌若能提供獨特的設計或服務,便能成功吸引這群喜歡獨特創意的消費者。

民族服飾:是特質,也是歸屬

年輕世代對服飾的選擇已經不再只是追求舒適性或功能性,而是更關注設計感與文化元素。其中,民族服飾以及設計細節在當今的潮流中脫穎而出。

民族服飾承載著傳統文化、歷史與身份認同;而現代設計師則透過創新手法,在文化基礎上加入更多個性化的元素,不僅讓這些服飾保留文化特色,也更加符合當代時尚審美。例如,在波斯灣地區,男性仍然穿著阿拉伯長袍(thobe) 或坎杜拉(kandura),不只是因為傳統,也是對文化的自豪。

source: shutterstock
【品牌案例】烏克蘭品牌 Gunia Project將傳統的民族刺繡與現代剪裁融合,打造出具時尚感的服裝。這種設計不僅自在,也更貼近現代人的穿衣習慣,較容易與國際潮流有所連結。

source: Gunia Project
kebaya是東南亞的傳統女性服飾,通常由貼身的襯衫搭配紗籠組成。在馬來西亞,無論是馬來人、華人、印度人,乃至皇室貴族與平民,都能看到kebaya的身影,是少數能橫跨多種文化的服飾之一。近年來,印尼、馬來西亞等國也積極推動申請kebaya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非物質文化遺產,並透過設計創新與現代美學,使其成為國際潮流的一部分。

source: shutterstock
馬來西亞品牌「Batik by Nell」,由馬六甲的一對母女Nellie Song和Wong Ann Jee創立,專注於設計客製化蠟染服飾。起初,Nellie只是為女兒縫製衣服,沒想到搭配上蠟染技術後,作品竟能夠引起女兒同齡人對這些作品的熱烈迴響。Nellie將傳統的蠟染技術運用在kebaya,甚至延伸至旗袍與新娘服上,讓傳統技藝也有新的時尚詮釋。

source: IG@batikbynell
現在,越來越多馬來西亞年輕人,包括旅居在海外的華人,也開始穿著kebaya或其他蠟染服飾,甚至在婚禮和正式場合中選擇這些傳統服裝。
這不僅是一種時尚趨勢,更代表著本土文化與現代時尚的融合,跳脫一味追隨西方潮流的框架。讓蠟染與kebaya的組合不再只是歷史的象徵,它也能夠與現代設計結合,讓年輕世代更容易接受。 

近年來,蠟染在馬來西亞也成為創作元素的新寵兒,催生許多以蠟染為主要元素的新創品牌。
像是batikTEKTURA就是一家專注於當代馬來西亞蠟染的設計公司,強調將幾何圖案、結構美學和建築設計元素融入蠟染圖案,為傳統紡織藝術注入新鮮感。batikTEKTURA來自馬來語“Tekstur”(紋理、結構之意),由好友組合Yez Yusof和Azrina Lasa於2018年共同創立,最初兩人只是想尋找一個跳脫日常生活的創意出口,沒想到後來竟然發展成一個風格獨特、令人耳目一新的蠟染品牌。

batikTEKTURA所有的蠟染布料都是由馬來西亞登嘉樓和雪蘭莪等地的熟練工匠 純手工製作,完全採用傳統蠟染技法,保留最原始的細膩質感。

目前,batikTEKTURA 推出的產品包括蠟染開衫、布料、手拿包等,每一款單品都巧妙融入建築概念,讓蠟染設計更具辨識度,也為這門傳統技藝帶來新生命!

source: batikTEKTURA
除此之外,馬來西亞品牌Spirit Animal Co.也推出了蠟染旗袍系列,將傳統遺產與波西米亞風格元素融合,為節慶時尚提供新鮮感。
Spirit Animal Co.由設計師Miki Wong創立,以美洲原住民的信仰(每個人都有一個野生動物形態的精神指導者)為創立靈感,強調獨特設計、精湛工藝和道德採購的材料,所有系列均由經驗豐富的當地女性裁縫手工製作,並以限量方式生產,尊重環境的同時,也確保每件作品的真實性和高品質。Spirit Animal Co.希望透過時尚,激發消費者對自我的認可以及對本土材料的熱愛。

source: IG@spiritanimal_co
無獨有偶,尼日利亞設計師Lisa Folawiyo透過精緻的手工刺繡與細膩剪裁,重新詮釋非洲傳統蠟染布料Ankara,賦予傳統布料新的時尚價值,使服飾既保有文化底蘊,又符合當代潮流趨勢。

source: IG@lisafolawiyo
軟實力當道 節藏新貌

「軟實力」涵蓋文化輸出、創新能力、國際關係、治理品質等多個面向,在國際關係、品牌價值及全球產業競爭力中扮演關鍵角色。根據倫敦商業諮詢機構 Brand Finance發布的《2025全球軟實力指數報告》(Global Soft Power Indes 2025),美國、英國、中國、德國、法國等國家在文化影響、外交關係、商業實力等方面持續發揮領導作用,不僅轉換了國家形象,也會直接關係到品牌價值與市場競爭力。例如,韓國透過K-POP、韓劇等文化輸出提升品牌價值;而中國的「國潮」則透過融合傳統與現代設計,創造新的市場機會。
這些軟實力不僅足以影響國際商業環境,也影響紡織與時尚產業。我們可以從三個層面來看: 

.品牌與文化影響力:尤其時尚與紡織業特別側重軟實力的強弱。例如,法國與義大利的時尚產業,就因其文化底蘊,成為全球市場的領導者。

.企業國際化與市場認可度:以瑞士為例,其鐘錶與紡織技術因長期堅持高品質與精密工藝,成功建立起「瑞士製造」的信譽形象,長期受到國際市場青睞。瑞士的紡織產業以高機能性布料和環保製程聞名,廣泛應用在醫療、運動與時尚領域。

.供應鏈與ESG(環境、社會、治理):軟實力強的國家通常在永續發展與勞工權益方面表現突出,影響企業的供應鏈決策,進而影響品牌形象與市場競爭力。

被譽為「東方瑞士」的新加坡是值得借鑑的典範。在2025全球軟實力指數中,新加坡以55.6分穩居全球第21位,並連續五年蟬聯東盟國家軟實力榜首,而新加坡能夠展現自身獨特的全球競爭力,有賴於四點要素:

1.良好政治,造就信任基石:新加坡的政府領導人國際聲譽在全球排名第12位;安全指數攀升至第11位;廉潔指數穩居世界前十,形成穩定的國家信用體系。

2.建構優質商業環境,激勵經濟成長:新加坡在「未來增長潛力」的指標中,排行全球第8;在世界銀行「營商環境便利度」的排行中,新加坡更是全球第4,因此吸引大量跨國企業亞太總部設立在新加坡。

3.科技與教育雙核心,驅動創新加速:根據《2024 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Global Innovation Index 2024),新加坡是少數獲得滿分 1.00 的經濟體之一(美國為 0.98)。此外,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在材料科學領域的研究成果,也廣泛應用於本地製造業,提升生產效率與產品品質。

4.聚焦於綠色轉型,勾勒未來願景:根據新加坡總理公署國家氣候變遷秘書處 在 2025年2月發布的最新消息,新加坡已正式向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UNFCCC)提交 2035 年國家自定貢獻(NDC)減碳目標,計畫將碳排放量降低至每年4,500至5,00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此外,新加坡也重申2022年提交的承諾,同樣於2030年將碳排放量降至6,000萬噸,以展現對氣候行動的堅定承諾,並透過政策推動零碳經濟轉型。

視角回到紡織及時尚產業相關領域,作為有高度勞力需求以及永續轉型需求的產業,則不妨從品牌文化和供應鏈改造下手。

【案例解析】土耳其品牌Dice Kayek是由土耳其姊妹Ayşe和Ece Ege於 1992 年創立,品牌特色在於融合伊斯坦堡的建築元素與法式浪漫風格,並運用土耳其傳統的精緻刺繡工藝,搭配幹練的輪廓線,像是讓立體的褶皺在光滑的府綢襯衫間綻放,以雕塑般的設計手法在服裝上展現建築般的比例,品牌的設計語言獨特地融合了東/西方文化,在平凡與非凡之間展開對話,創造出古典且現代的獨特風格。

從Dice Kayek品牌建立以來,設計師們持續汲取 電影、藝術、展覽等靈感,不斷地探索傳統與現代的對話,再轉化為能兼顧文化以及現代設計的作品系列。

source: IG@dicekayek
在全球化的推動下,來自不同文化的設計元素相互交融,塑造當代時尚的新面貌。藝術文化不再僅限於特定地域,而是逐步擴展至國際時尚圈,成為設計師們靈感的重要來源。

Dior 2025夏季男裝系列的創意總監Kim Jones,就以南非陶藝家Hylton Nel的作品為靈感,將其獨特的藝術語彙轉化為服裝設計。該系列特別強調立體感剪裁,搭配多樣化的紋理、形狀與圖案,呈現出富有趣味性的藝術風格。透過高級時裝的方式,Dior重新詮釋 Nel 迷人的陶瓷創作,使跨領域的創意得以延續於時尚世界,展現品牌無限的創造力。

source: Dior
民族文化與時尚設計的結合,不僅讓傳統技藝在現代市場中煥發新生,也反映出當代設計對多元文化的包容與尊重。隨著民族與品牌在國際深度交流,品牌將在全球時尚舞台上,以服裝為媒介,傳遞文化故事,開創新風格。

擁抱叛逆!酷幽默!

從穿搭、音樂到社群媒體的討論中似乎都能嗅到—「叛逆」幾乎是最酷的標籤!更成為現在年輕世代的潮流趨勢,但這似乎不只是流行文化的現象,而有著有深層的社會背景。

根據全球傳播公司愛德曼所發布的《2025年愛德曼信任度晴雨表》(2025 Edelman Trust Barometer Global Report),超過一半(50% 以上)的年輕人(18-34 歲)支持所謂的「敵對行動主義」(Hostile activism,以對抗性、侵略性或破壞性的手段來推動某種社會、政治或意識形態目標的行動),而這個比例在 35-54 歲族群中降到 41%,在 55 歲以上更只有 26%。

source: Edelman
也就是說,年輕人比起其他年齡層,更能接受衝突、挑戰權威,甚至某些極端手段來推動他們認為正確的社會變革。此外,報告也指出:有27%的年輕人認為攻擊他人網路帳號是可以接受的;25%認為故意散播不實資訊可以用來達成目標;23%甚至支持威脅、暴力行動;還有23%認為破壞公共或私人財產也是一種改變社會的方式。
這些數據也進一步驗證,在經濟不穩、通膨壓力、社會變遷快速的時代,年輕人比以往更焦慮,同時也正在用更激進、更直接的方式發聲!

以前的叛逆文化可能是透過搖滾樂、街頭塗鴉來表達;如今,社群媒體成為最強大的聲音放大器,讓年輕人能夠迅速集結、發起行動,並鼓勵彼此更大膽地表達自我。
也就是說,叛逆風格正在成為主流!從時尚圈的街頭風、解構主義,到音樂、電影中的反體制、反英雄角色,年輕人不只是接受叛逆,甚至把它當作身份認同的一部分。這些叛逆的因子不是單純的反骨,而是對未來的不滿與渴望改變的具體展現!而這股力量也感染著時尚領域甚至是社會行動,推動著下一波變革。

source: shutterstock
有趣的是,Z 世代的「不按牌理出牌」,正讓品牌和廣告商們苦惱,因為這群年輕人根本不買「老派套路」的帳,他們要的是——個性、幽默、還有一點「你不懂我但我很酷」的態度!
像是Baboon to the Moon和Wildflower Cases,這兩家品牌完全理解Z世代的幽默與個性。

例如,由創業家Andy Person在2017 年創立的Baboon to the Moon,正是以鮮豔撞色、趣味圖案和高機能設計聞名,設計傳達一種:「背上這個包,你就是全場最有趣的人」的訊息。這個冒險品牌專門打造時尚且高機能的旅行袋款,如行李袋與後背包,與年輕世代對旅行的渴望不謀而合。他們的產品具有防水、防撕裂的技術規格,並以打破傳統行李設計的風格著稱,成為市場上極具標誌性的潮流品牌。

source: IG@baboontothemoon
而Wildflower Cases則靠著限量生產、浮誇設計和Y2K美學,打造出「這手機殼不只是殼,而是我的個性延伸」的品牌形象。 Wildflower Cases 誕生於 2012 年,創辦人Michelle Carlson和女兒們共同製作出一款獨特的手機殼,意外地在一夜爆紅,從此成為年輕人爭相收藏的潮流品牌。

source: wildflowercases
此外,一年一度超級盃的廣告,也是行銷人的重要參考指標。
有趣的是,根據芝加哥消費者研究公司Numerator的研究,消費者表示最令人難忘的超級盃廣告,是那些讓他們開懷大笑的廣告,元素包括幽默(71%)、懷舊引用(38%)、名人出場(32%)和情感連結(25%)。也就是說,即便超級盃的大宗觀眾可能是年齡較大、收入較高的男性,但隨著觀看人數以及相關派對的數量上升可得知,在跨齡的超級盃活動中,幽默是可以跨年齡共感的。

品客洋芋片的廣告以小鬍子logo為發想,邀請同樣留有鬍子的美國影星Adam Jared Brody、Nicholas David Offerman,和快船後衛球星James Harden演出,打造一個關於飛行鬍子的幽默廣告。藉由「飛行的鬍鬚」 這類誇張搞笑的設定,以意想不到的情境製造記憶點。幽默廣告的魅力在於,它能迅速引發觀眾的情感連結,使品牌形象更加親近,並提高廣告的二次傳播率。

source: Pringles U.S.
透過廣告的二次傳播,品牌行銷不再僅限於活動期間,而是能擴展至活動的前、中、後時段。因此,構思消費者認為的「好廣告」,成為行銷人員的燒腦課題。
從全球社交媒體監控和分析平台Brandwatch的研究數據中呼應,63% 的行銷人員面臨內容飽和與品質挑戰。同時,消費者對品牌的期待不斷提升,更重視「以人為本」的溝通方式,傳統行銷手法已逐漸失效。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品牌需尋找能引發消費者共鳴的切入點,打造具有真實性與情感連結的內容,才能有效提升品牌影響力,搶占市場先機。

未知世界!想像無界!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創作者需要尋找新的符碼來區隔自己;而未知世界,如古文明或外太空等,總是充滿無限想像,恰好提供豐富的想像空間與象徵語彙。這些元素不僅喚起人們對神秘的好奇,也能透過設計、時尚、藝術等領域轉化為新的美學風格。

2024年的Forever Is Now 04展覽中,藝術家Nassia Inglessis的創作「Liquid Solid」,在開羅金字塔背景的呼應下,結合埃及沙粒與 以NASA 靈感的鋁蜂巢結構,以半透明的形象創造出一種「可互動的建築裝置」。這種設計不僅向過去致敬,還展現科技與自然共存的可能。

source: IG@studio_ini
而法國國際家飾展Maison&Objet 2024也結合未來材料與古典工藝,透過 AI 設計的織物,模擬星際與地球礦物的質感,創造一種「未來考古學」的視覺體驗。

source: IG@maisonetobjet
古文明的神話密碼與外太空的未知想像,的確為創作者提供突破內容疲乏的路徑。其中,影視與遊戲產業已經率先打頭陣,例如影集《星際大爭霸》(Battlestar Galactica)的設定就被重新詮釋,新一代的創作者結合源古人類與外星殖民,以現代科學技術重新演繹古代神話。創作者利用融合歷史、科幻和哲學的新框架,帶來吸引觀眾的敘事模式。
與此呼應的是,2025年西班牙YouTube頻道Enigmaity,就以非官方頻道的立場製作預告片,運用AI技術進行二次創作,再現經典角色,並透過數據分析預測觀眾對重啟版本的期待。

source: Enigmaity
如今,許多作品似乎都在進行一種『敘事考古』,透過挖掘舊元素,並將其轉化為新故事的養分。獨立創作者也正在利用AI技術,發展新的敘事工具包。

2025年《Midjourney Monday》的YouTube節目中,創作者Jacob和Warren Tingen展示如何使用AI生成提示,創造融合古文明與外太空元素的影像。他們以時空摺疊敘事,將二個不同時空的建築設計元素互相比較,然後透過AI繪圖工具重組,並調整AI繪圖工具的參數,進而創造新風格,重現古代太空文明的視覺效果。

source: Tingenuity AI
太空是創作者關注的熱點之一,尤其是 NASA 所釋放的訊息,常讓太空迷興奮不已。根據NASA 最新的木星觀測數據揭示,2024 年 12 月 27 日,朱諾號航天器上的 JIRAM 紅外成像儀,拍攝到木衛一南極右側出現一個巨大熱點,其規模比地球的蘇必利爾湖還大。該熱點釋放的能量高達全球所有發電廠總和的六倍,NASA 科學家Scott Bolton指出,這是有史以來記錄到的最強烈火山事件之一。

這一發現不僅進一步印證木衛一作為太陽系內,火山活動最頻繁的天體特性,也為科學視覺化提供前所未有的敘事素材。透過紅外成像與數據轉譯技術,這些宇宙現象正被轉化為可視化的沉浸式體驗,透過現代的演算法思維以及AI 藝術生成,能深入影響敘事結構,開啟科學傳播與藝術表現的新時代。

source: NASA

2026秋冬 成為自己才能創造獨特

過去,創新往往來自大量學習與累積經驗,但隨著AI技術的發展,學習過程被大幅縮短,讓人們能更快進入創造階段。然而,在AI造就快速變化的環境之下,真正的創新仍需回歸品牌核心,深入探索自身價值,才能打造獨一無二的市場定位。如今,AI讓模仿變得幾乎「零時差」,純粹仿效已難以突圍。品牌必須強調自身特色與文化內涵,透過差異化策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

您已經超過非會員的免費瀏覽次數。

本文限制VIP專屬

·簡單填寫email,加入免費會員
·每天一杯咖啡,進階VIP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