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往知來,盤點台灣時尚產業樣貌

2020/07/22

資料來源=台灣經濟研究院

2020年文化部與紡拓會委託台灣經濟研究院所做的調查,目的在於盤點國內時尚產業鏈發展,瞭解國內外時尚產業實際現況與未來機會。
整體研究的背景架構以時裝為主,並以設計品牌的經營作為核心思考,產業鏈定義分為上游、中心及下游,上游為原料端,包含布料及輔料供應,中心為品牌設計製造和品牌經營端,下游則是銷售通路端。
本次調查項目分為三層次,首先是時尚產業規模與產值,針對稅務資料,以國家公務統計的方式進行;再來是產業分布結構的部分,以品牌盤點的基本資料為主;最後是品牌經營業態,以問卷調查為主。

(本研究為文化部指導委託項目之初步研究成果,未經同意請勿隨意重製、公開傳輸或商業使用,以尊重著作權)

台灣時尚產業規模

根據國際資料庫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資料顯示,台灣國內整體時尚市場2018年零售金額總額為新台幣5674億元(包含本土及外來品牌),並以服飾為最大宗(零售金額總額為新台幣2947億元),而這之中又以女裝(含內著)為最大規模。
其中,國外知名品牌的佔比依舊較高,相較之下,國內品牌的知名度和吸客能力還有成長空間,不過台灣國內的消費市場是有潛力的。

另根據2019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資料,台灣設計品牌時尚產業2018年的營業額約為新台幣543億元,內銷約為476億元,外銷僅新台幣67億元,但總體呈現成長的趨勢,品牌數目也持續增長。

台灣時尚品牌分布結構

本次產業結構的調查盤點289家國內品牌,包含成立未滿3年至成立20年以上的品牌,產品類型以女裝居多。其中又以未滿100萬元的小資本品牌,與1,000萬以上未滿5,000萬資本規模者佔較大的比例,各約四分之一。

台灣時尚品牌經營業態

品牌收支營運
營業額區間分布,品牌整體年度營業額落在100萬元至500萬元比例較高。未滿3年的品牌,年營業額約半數未滿100萬元。經營10年以上的品牌,部分年營業額達5000萬元以上。營業額破億者,大多為年資20年以上的品牌。
至於品牌總支出金額,多落在100萬元至500萬元區間。整體支出又以生產製造成本為重,其次為人事費,總體來說,分配給廣告和行銷宣傳的比例比較不足。

收入方面,主要以零售收入為主,惟資本規模5000萬元以上的品牌有較高的比例是來自批發收入。
而資本規模較小的品牌需要多元的收入來源才能支撐。經營5年至10年左右的品牌,在本業之外承攬不同設計服務案(如制服設計、整體造型服務)的比例相對較高。
產品類別大多以經營女裝為主,年資近10年的品牌投入男裝的比例有明顯增加,此外,無性別時尚的崛起,也讓跨性別、無性別產品類型變多。
在設計創作的部份,品牌除了自行推出產品外,其他客製化服飾設計委託、為藝人或名人設計整體造型、因特定商業合作活動設計…等,都是他們展現設計的地方。另外,相較於年資更成熟的品牌,年資近10年的品牌與文化創意產業合作,從事跨界藝術創作的比例也相對較高。
至於公司的人力規模,近半數為5人以下的小型企業,需年資達5~10年以上或具一定營業規模,方有能力延攬專業經營人才。設計工作多由創辦品牌的設計師擔任,需經營10年以上甚至20年以上者,才有較高比例會由公司聘僱in-house的設計師。

品牌原料供應來源
最主要的產製方式是委由小型代工或個人代工製作,其次為尋找當下可接單生產的工廠。品牌年資淺、資本規模小的品牌,傾向由小型代工或個人代工製作,年資長、資本規模大的品牌,除了尋找當下可生產的工廠,也有較高比例會與長期簽約或專門配合的工廠合作生產。

國內行銷及銷售通路

VIP訂戶專屬

您好!此為VIP訂戶會員專屬文章,一般會員升級VIP訂戶辦法,請參閱會員方案說明

TOP

VIP訂戶專屬

您好!此為VIP訂戶會員專屬文章,一般會員升級VIP訂戶辦法,請參閱會員方案說明。如您已是VIP會員,請直接登入
使用完整會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