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oul Fashion Week 2026 S/S : AI CAMPAIGN。Source: Seoul Fashion Week 官方網站
全球對話:首爾 × 柏林 × AI
2026春夏首爾時裝週共有27位韓國設計師登場,同時迎來來自Berlin Showroom的12位德國設計師,共同構築跨國對話的現場。歐洲設計語言首次大規模進入首爾舞台,不僅是視覺上的交流,更是市場與文化的相互映照。
除了國際維度之外,人工智慧也首次被納入伸展台的敘事之中,從投影到虛擬特效,AI技術與服裝結構相互交織,讓傳統時裝展示被重新定義。首爾在這場「文化 × 科技 × 全球」的交會裡,展現出獨特的策展自信與未來感。
趨勢觀察:規則鬆動,邊界消融
26SS首爾的設計語言,集中在對既定規則的拆解與再造。透明材質在網眼、荷葉邊與結構線條中交錯,營造若隱若現的戲劇性。內衣元素直接外穿,或印製於T恤表面,幽默地撕開「裡與外」的界線。布料在抽褶與雕塑感塑形中呈現動態呼吸,服裝彷彿帶著自身的戲劇節奏。領帶從正裝附屬品轉化為態度符號,或以雙領帶、或以錯位結打,成為對嚴謹秩序的挑釁。不退流行的黑色則透過光影與剪裁轉化為流動的剪影,不再沉重,而是精緻、戲劇性且富有情緒張力。
整體而言,本季首爾設計師們以一種鬆開規則、模糊界線的語言,讓時裝週更像是一場集體實驗。
SS26備受矚目的韓國設計師品牌
在眾多參與本屆首爾時裝週的設計師中,有幾個品牌特別吸引媒體與買手目光。他們的26SS系列不僅延續自身的設計語言,也融入了創新元素,從歷史場景對話、科技與材料實驗,到時裝規則的鬆動與邊界消融,每個系列都呈現出獨特的視覺張力與市場潛力。
1. Andersson Bell(앤더슨벨)
作為本屆開幕品牌,Andersson Bell以「Soft Clash」為題,將色彩塊面與紋理衝突轉化為服裝語言。系列中可以看到大面積的對比拼接、不對稱的剪裁與隨性打結的細節,讓原本理性的正裝感多了一份叛逆與情緒張力。秀場場地設在德壽宮石牆路,歷史場景的靜謐與前衛造型並置,進一步凸顯這種「軟衝突」的策展概念。
2. UL:KIN(얼킨)
UL:KIN的SS26以「The Exhibited」為靈感,探討「被觀看」與「被展示」的矛盾感。服裝中大量運用解構拼接與回收材質,並融入金屬、透明片材、甚至帶有保護意味的罩層細節。這些元素讓作品同時具備脆弱與堅硬的張力,好像將模特兒置於展櫃之中,卻也反射出自我存在的力量。
3. LIE(by Lee Chung Chung)
LIE本季延續其一貫的都會女性線條,服裝結構簡潔俐落,卻透過細微的抽褶、非對稱剪裁與撞色細節增添層次感。26SS系列展現品牌對「日常可穿性」與「舞台感」的平衡,讓作品在伸展台上保有視覺張力,同時維持適合市場轉化的實用輪廓。
4. DOUCAN(두칸)
以鮮明印花著稱的DOUCAN,本季主題「Lucid Bloom」延續品牌對夢境與現實的探索。系列裡色彩大膽、圖案繁複,花卉與幾何元素被重疊、放大或打散,營造介於幻象與清醒之間的氛圍。服裝的華麗感兼具可商業轉化的單品實力,使DOUCAN成為買手眼中的穩健選擇。
5. Caruso
Caruso 在26SS把「傳統男裝」輪廓玩出性別模糊與層次混搭感。寬鬆的外套、大褲管褲(wide-leg trousers)、碎花與圖案混搭的領帶或配件,以及一些 daring cut‐outs 的設計,都出現在系列裡。牛仔元素與 oversize 襯衫被用作中性風格的基礎,然後以裝飾性細節(如流蘇或對比色)來打破穩定印象。整體感覺是一種在嚴肅與放鬆之間的平衡:既尊重男裝的規矩,又挑戰它的邊界。
6. BIG PARK
BIG PARK 本季利用歷史建築/寺廟做為秀場背景,讓服裝與自然與傳統對話。系列中帶有流動曲線(bold curves)、寬鬆的輪廓、自然有機的布料,以及漢服(Hanbok)風格的元素(如寬大衣袖、裙擺大幅度傘狀或褶裥設計)被融合進現代設計中。質感上偏向輕盈透氣、或者帶有柔和自然的垂墜感。顏色與風格對比不強烈,而是在自然光影與場景中展現淡雅中帶有動態的美感。
7. CEEANN
CEEANN設計師 Lee Sian在這季 SS26呈現出剛柔並濟的結構語言,透過硬挺西裝外套與柔軟布料的層疊,營造出「靜態張力」的氛圍。系列多見裙裝疊搭褲裝、不對稱開襟或鬆結領帶等細節,使正式感被鬆動,增添呼吸空間。色調以黑、白與骨色為主,偶有酒紅與海軍藍點綴,格紋大衣與流線剪裁則凸顯出安靜而有力的美感。整體風格低調卻具現代感,展現韓國設計中極簡與優雅的平衡。
8. Hannah Shin
Hannah Shin 在 SS26 的走秀成為 “tech couture art show”(科技高定藝術秀場)。她把未來主義與手工工藝融合,用 3D 打印、模壓皮革、手工刺繡、甚至可穿戴機器人(wearable robots)等技術和元素交錯入服裝中。某些造型具有流動性與結構感並重:衣服不只是靜態展示,而帶有「呼吸」與「折疊」的動態感。燈光設計與場地光影被巧妙運用以突出材料的紋理與剪裁,高科技與傳統工藝在她的秀場中並非對立,而是互補。
9. MMAM
MMAM 在 SS26 的作品風格偏向於在柔軟與張力之間尋找交界(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opposing forces),在設計中使用高開衩、高側邊褶皺以及剪裁讓布料在行走時可以流動、露出肌膚。從 Getty Images 的照片可以看見側邊開高或下擺/裙擺結構讓走姿動態更加強烈。質料可能是薄料或帶有垂墜感的布,以強調「動起來/風吹/身體動作下布料如何變化」的視覺效果。整體看起來比某些作品更強調舞台感與表演性,但仍保有商業可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