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IPEI
26春夏Milano Unica布料展 探索時尚與永續新未來
第40屆Milano Unica於2月4 - 6日在米蘭國際會展中心(Rho)展覽中心盛大舉行,呈現 最新2026春夏系列,並創下展會二十年來的最高參展紀錄(723家)。
不僅如此,本屆參觀Milano Unica的海外企業也首次占比達40%,進一步鞏固了MU在高端紡織與輔料行業的國際地位。
全球經濟與時尚產業的影響
Milano Unica主席Simone Canclini表示對2025年感到樂觀,預測下半年會出現反彈,而且他相信義大利政府將批准生產者延伸責任(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EPR)指令,該指令將製造商的責任擴大到包括消費後階段的管理,以幫助實現國家或歐盟的回收和再利用目標。
LVMH義大利總裁Toni Belloni也針對後疫情市場的演變展開了深入對話。Belloni將後疫情時代形容為一個“被刺激過度的市場”,是由於疫情期間的匱乏感帶來興奮與渴望,如今奢侈品行業必須正視“過去18個月來,奢侈品銷售額下降但價格上漲的行銷政策“,而這已經導致增長急劇放緩。
因此,現在的市場需要重新整合和取得平衡,並強調中型品牌的活力和創造力,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26春夏MU展對於永續的實踐
開幕典禮上,展會主席Simone Canclin強調,即使全球經濟充滿挑戰,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仍然是市場驅動力。
據了解,2026春夏MU Tendenze Sostenibilità可持續趨勢區展示了近3,000件可永續面料與配件樣品,由359家展商提供,體現出產業對環保、循環經濟與社會責任的高度關注。
其中,84%的展示樣品採用符合主要認證、標準或協議的工藝,確保不含對人體和環境有害的化學物質,達到“化學安全”。
採用循環經濟原則生產的樣品比例更高,達到89%,包括工藝用水的回收再利用、使用回收材料或回收生產廢料等。其中更有38%的樣品採用單一纖維材質製成,以提高可回收性。
還有超過一半的參展商(55%)展出的樣品,具有降低溫室氣體(GHG)排放的“氣候行動”特性,包括:使用可替代化石燃料纖維的材料,或採用近岸生產的纖維材料,或是在生產過程中使用可再生能源,或是實施碳排放補償計畫。
另外在相關認證與標準取得上 ,最常見化學安全和回收相關認證。53%的樣品獲得了Oeko-Tex Standard 100認證,35%通過了全球回收標準(GRS)認證。此外,在與回收材料使用相關的認證中,還有 3% 獲得了回收聲明標準(RCS)標籤。
獲得有機農業來源材料認證的樣品中,17%通過了全球有機紡織品標準(GOTS)認證,另有5%獲得有機含量標準(OCS)認證。15%的樣品獲得了森林管理委員會(FSC)認證。
至於低於10%的認證類別則有:責任羊毛標準(RWS)、更好棉花倡議(BC)、Bluesign、Biobased ISCC Plus 等。
26春夏Premiere Vision趨勢與色盤,一切都是在於「重新啟動」
在「重新啟動」的核心概念下,2026春夏巴黎Premiere Vision以三大主題——Refresh(煥然清新)、Reset(思維重置)、Restore(連結修復)共同勾勒出春夏的時尚風貌,前綴詞"re-",不僅象徵了重新開始,更是代表著創新、轉變,以及對既有事物的深層探索。
在當前快速變遷的社會中,技術的進步加速了創新的步伐;社交網絡的普及改變了我們的交流方式;氣候緊急狀況和永續意識的提升,促使人們重新關注人性。這些現況促使人們重新關注人性,並重新定義以生活品質、福祉和意義追求為優先的價值觀。
透氣清新Re-fresh:輕盈、通透與科技光感
「清新」成為2026春夏PV展的核心美學,透過材質與色彩的運用,構築輕盈透氣的視覺與觸感。這股趨勢回應了當前對舒適性與機能性的需求,打造充滿活力的夏日氛圍。
.輕盈透光材質:晶瑩剔透而如冰霜般的光澤面料點綴著蕾絲與刺繡,低調的銀色金屬光澤、珠飾與復古反光效果則詮釋出冷調的光感層次。
.通透結構設計:呼應對清新的需求,鏤空設計、編籃紋理、雷射切割及幾何鏤空等元素,使面料充滿輕盈透氣的質感。
.材質流動性:超細襯衫布料帶來清爽手感;半透明羊毛薄紗營造輕盈視覺;極細針織面料近似薄紗般柔和。
.波紋與皺褶質感:微波紋狀宛如自然風乾後形成的紋理。泡泡紗以清涼藍調詮釋夏日風情,皺摺效果則為素色面料注入動感與層次。
.色彩趨勢:冷調藍綠色系象徵清新感,同時也能完美地融入科技美學,展現科學與新藝術的結合。另外,柔和的水洗自然色調則是能中和藍綠色系的重量,帶來微風般的清涼。
思維重置Reset:感官愉悅與視覺張力
主題Reset強調「真實觸感」,探索純粹的感官愉悅,呼應當下人們對感官刺激的渴望。
同時,設計趨勢逐漸回歸對極致表現的探索,重新詮釋傳統工藝與技術,並同步強調質感、細節、光澤度和手感,帶來豐富的視覺與觸感。
.糖果般的甜美視覺:幾何圖案搭配各種粉色調,如同撒上糖粉的小點心或閃亮的巧克力包裝紙。
.俏皮風潮:刺繡、提花、蕾絲與印花的裝飾風格帶有微妙的復古甜點風,微展現華麗趣味的美學。
.觸覺體驗升級:材質手感從柔滑花瓣感延伸至凝膠感、粉霧感與蠟質感,強調豐富的質地變化。
.流動感與光澤:絲滑的緞面布料與垂墜感面料突顯感官魅力;塑膠光澤般的大膽水漾效果則為鮮豔色調增添俏皮與現代感。
.繽紛花卉印花:色彩爛漫的花卉印花呼應1960年代的復古風情。雛菊圖案與普普藝術風格花卉為本季帶來愉悅且懷舊的詮釋。
.色彩趨勢:珊瑚紅、覆盆子紅與橘色等飽和濃烈的色彩讓人聯想到「烤水果」的滋味,熱而甜,傳達對視覺和觸覺刺激日益增長的多感官情感。
連結修復Restore:重塑生態與工藝
倡導重建自然和文化生態系統,同時振興工藝。透過調整產品滿足需求;調整流程適應資源,恢復人類與物件、土地甚至行業的連結。透過創新與傳統技藝的復興,強調全面性的復原,讓循環性和耐久性搭配巧思、模組化與適應性,重新思考形式、用途與時間價值,構築一個紮根且負責任的發展模式。
.金色工藝精神(Golden Craft Spirit) :天然色調與金屬光澤、金線、微光亮片結合,展現珍貴而質樸的工藝之美。
.傳統技藝的當代詮釋:剪紗提花、粗花邊(guipure)及繩結藝術(macramé)等,融合拉菲草流蘇與交織金線展現細膩工藝。
.無染色紡織品:單色無染的紡織品透過立體紋理,讓材質本身的細節和觸感成為焦點。
.重譯手工技藝:紮染(Tie-and-Dye)從傳統手作技術升級為提花、刺繡與印花設計的一部分,貫穿各類材質應用。
.細緻紋理背景:網格、紗質與藤編元素交織,豐富低調背景的視覺層次。
.機能性材質升級:強韌的斜紋棉布配合防風、防潑水塗層,或結合高品質彩色布邊。
.色彩趨勢:如大自然深沉、扎根於土壤的意象,深棕色、卡其色與深紫色賦予穩定感;同時,萊姆黃、薰衣草紫等飽和度較低的色彩為調色盤注入一絲活躍,宛如過去與未來互相揉合並存,為傳統帶來新生。
巴黎PV展將開闢美妝新區,回歸9月展期
近期,負責舉行Première Vision的主辦單位GL Events宣布,未來會將Première Vision與旗下的時尚展覽統一整合為“The Creative Pole”部門,強化集團時尚展會的整合與協同效應。
近年來,Première Vision Paris參展人數與買氣有所下降,市場環境的變化促使 GL Events重新思考展會策略。
這次的變革由GL Events時尚部門總經理Florence Rousson主導,將集團旗下的Première Vision、Tranoï、及 Fashion Source等18場時尚展覽納入統一的架構中,以促進資源共享,並持續拓展新市場與品類。
在全球時尚產業面臨結構性變革的背景下,Florence Rousson強調,新的組織架構將有助於GL Events整合供應鏈上下游資源,並與產業各聯盟和協會密切合作,打造能夠因應市場挑戰的國際時尚展覽。
集團在官方聲明中表示,未來The Creative Pole將積極尋找更多新興市場與品類,進一步擴展影響力。
版圖擴展,美妝品項也將加入PV展行列
作為此次轉型的一部分,下半年9月即將登場的Première Vision Paris將首度增設美妝品類,這也代表PV將引進白牌產品開發商與供應商,讓參展品牌能夠尋找更多跨界合作機會。
Florence Rousson指出,當前許多時尚品牌正積極拓展美妝市場,而此次新增品類將為品牌提供更多增長機會。Première Vision除了要維持作為紡織品採購展的角色,同時也需要理解品牌的需求,幫助企業透過多觸角機會強化自身競爭力。
目前,該美妝專區仍屬於試行計畫,未來是否長期納入展會架構將取決於品牌與市場的反饋。
source: Première Vision
關於GL Events展會集團的新規劃,除了去年9月新推的時裝展Tranoï Tokyo(與日本時裝周同期舉辦)。今年1月Tranoï位在巴黎的展會也有變化:取消的B2B貿易商展,改為舉辦時裝秀。此外,新增的展會還包括今年4月在加拿大舉辦的首屆Première Vision Montreal(蒙特婁)展。
展會策略調整:回歸九月檔期、強化精品預覽展
在新架構下,GL Events也對Première Vision Paris的檔期進行了調整,除了將結束為期兩年的7月檔期測試,回歸原本的9月舉辦,也將更緊密地銜接全球時尚產業的工作週期。
此外,高端精品預覽展Blossom Première Vision則繼續於6 月在巴黎舉行,聚焦奢侈品及高端品牌的早期系列開發。
25/26AW紐約時裝週買家觀點:Ulla Johnson
在2025秋冬系列中,Ulla Johnson深入探索工藝與材質,將焦點從印花轉向豐富的質感層次。本季,她從金箔工藝中汲取靈感,透過分層堆疊的結構、立體織紋與精緻細節,呈現出現代波西米亞的鍍金奢華。
本季的華麗氛圍透過 鍍金Cloqué織物、手工氈化羊毛、細緻手繪金箔雪紡交織而成,輕盈與剛柔並濟的材質和剪裁,使服裝在視覺與觸覺上都呈現豐富層次感。
此外,Ulla Johnson更將目光投向傳統工藝,特別是金箔畫像的層疊技法。透過反覆塗覆、細緻雕琢,她將這種層次遞進的手法轉化至服裝結構與裝飾細節中,使每一件單品都宛如歷經時間洗禮的藝術品,兼具詩意與實穿,展現了一種既浪漫又不失力量的美學態度。
25/26AW紐約時裝週買家觀點:Thom Browne
「如何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Thom Browne在本季以夢幻與哲思交織,打造一場關於自我追尋與個體自由的時裝敘事。25/26AW系列的每件作品都獨樹一幟,其中部分設計巧妙借鑒鳥類形態,像是圓桶狀的大衣呼應寬胸捕蠅鳥的姿態,或是側邊剪裁模仿展翅瞬間的絲緞洋裝,塑造出極具動感的視覺語言。
飛鳥的意象則是作為本季大秀的核心貫穿了全場,經典人字紋、格紋、千鳥格、窗格紋等傳統西裝面料,透過刺繡和水晶裝飾點綴,化作栩栩如生的飛鳥圖騰,盤旋於服裝細節之間。
男裝的傳統剪裁也被重新解構重組:麂皮肘部貼片與對比色領口為粗花呢大衣 增添學院風細節;鮮豔的絲綢格紋襯衫設計成可拆卸式領口與袖口;「65」字樣羊毛足球背心與深巧克力色麂皮校園夾克,則是對大學運動文化的微妙回應。
除此之外,Thom Browne也用繁複的材質實驗創造出視覺層次,例如:紅、白、藍、銀色粗花呢以亮片、縫製絲線與絲帶編織交錯;或是大量的黑、銀、透明的施華洛世奇水晶交錯排列,打造出錯視效果的洋裝等。
25/26AW紐約時裝週買家觀點:Luar
LUAR 2025秋冬系列不僅是一場服裝發表,更是一場文化與身份的聲明。設計師Raul Lopez呈現了一場充滿挑釁性、力量與情感張力的時裝敘事。
本季系列《El Pato》在加勒比地區是一種帶有對同性戀者的貶義詞。而Raul Lopez則是選擇擁抱並重新賦權這個單詞,並將它轉變成驕傲和自由的象徵。
Raul Lopez的設計承襲了許多大師的華麗語言,融合誇張剪裁與幽默玩味,同時注入拉丁文化與酷兒美學的強烈語言。合身皮革夾克、飄逸襯衫與高腰褲裝打造出近乎Drag Queen般的戲劇效果;在連帽設計上加入「Pato手勢」,將曾被視為刻板印象的元素轉化為驕傲的符號;圓弧剪裁西裝搭配不對稱翻領和羽毛胸針展現男性時尚的轉變。
在這個仍然試圖框限性別與表達的時代,LUAR用服裝告訴我們:「你曾經被嘲笑的特質,將成為你最強大的力量。」如果撕不掉那些社會大眾給的無聊標籤,那麼就為自己貼上更多正向自信的標籤,掩蓋掉那些雜音吧!
25/26AW紐約時裝週買家觀點:Khaite
一向不會以特定主題限制自身設計,但這一季,Catherine Holstein明確給出了立體的畫面概念—「如果 David Lynch重拍電影《窗外有藍天》會是什麼樣的景象?」由此作為靈感起點,Khiate本季帶來了一場兼具電影感氛圍與都市實穿性 的時裝秀,並進一步深化品牌獨特的時尚敘事。
25/26AW,Catherine Holstein繼續探索結構與流動、精裁與未完成感之間的張力,將戲劇性與日常著裝無縫結合。
高挺剪裁的皮革外套採用深色豹紋小馬毛材質,展現出野性與精緻並存的風格。解構式馬甲採用微微鬆脫的絲線設計,為精緻細節注入一絲未完成的野性感。寬鬆的深色水洗牛仔褲、削肩西裝與針織貼身衫,帶來符合都市節奏的實穿感。背部呈扇狀展開的褶皺長大衣,展現剛柔交錯的輪廓美學。
在材質上,Khaite在本季也透過面料的運用賦予服裝更豐富的層次,包括天鵝絨、絲綢、羊羔毛、馬毛等。
色調方面,她以呼應紐約整體氛圍的中性色為基礎,加入焦糖色調、巧克力棕、血紅點綴,使整體風格更具都市感與神秘魅力。
Khaite以低調的奢華質感、精準剪裁與戲劇張力獨樹一幟。這一季,Catherine Holstein再次展現她對結構、材質與女性氣質的深刻理解,將神秘、強大、難以捉摸的女性形象具象化。
25/26AW紐約時裝週買家觀點:Fforme
在Fforme的25/26AW系列中,創意總監Frances Howie為品牌延續了精緻的基因序列,並注入更加雕塑感和去結構化的服裝語彙,塑造詩意而不拘一格的美學語言。
本季,Fforme探討陽剛與柔美的並存,在輪廓與剪裁中展現細膩的平衡。Frances Howie採用俐落精裁與解構工藝打造出不同層次的視覺張力,像是黑色貼身西裝外套搭配手工流蘇細節長褲、點綴手工剪裁絲帶的深藍色大衣、金屬絲結構的短版西裝外套、帶有毛邊設計的象牙色直筒洋裝、波紋狀紋理的血紅色絲質長裙等。
烏鴉黑、奶油白、炭灰與駱駝色帶來極簡主義的氣息;深血紅、泡泡糖粉、朱紅則是在低調中進行鮮明點綴,強化視覺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