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IPEI

週二, 12 十一月 2024 17:15

臺北時裝週SS25:#DAMUR

柏林獨立品牌#DAMUR在SS25臺北時裝週以「十三位藝術家、十三種愛」為題,探討愛的多樣性。設計師Damur視愛為超越傳統的多元情感,包括對時尚的熱忱、對環境的關懷、對友人的支持和對不同群體的包容。

SS25系列通過重新解構性別框架,強調自我認同的自由。創作靈感來自童年芭蕾表演時的性別限制經歷,逆境卻成為激發他設計無性別時裝的動力。本系列以大膽的手法模糊了性別界限,像是領帶拼接成飄逸裙擺、澎裙裝扮男模特,還有黑夾克搭配霓虹荷葉邊等,從皮革釘飾迷你裙到非對稱多層次剪裁,Damur通過波浪剪裁和高腰設計,建構了多變的輪廓,展示了無性別時尚的無限面貌。

本系列除了採用品牌的環保霓虹紗布之外,設計師黃世舜也將父親的復古領帶轉化成短版背心和及膝裙,賦予舊物新生命,達到永續時尚的概念。

週二, 12 十一月 2024 17:14

臺北時裝週SS25:Yenline

2025春夏,Yenline的《太極心旅》系列從陰陽調和、剛柔並濟的太極哲學出發,展示自然流動與和諧的設計理念。透過印花、摺疊、刺繡、裁剪等技術營造出層次與流動的服裝結構,並巧妙融入台灣宜蘭的傳統染色工藝,以天然染料創造獨特的色彩韻味。藍鵲飛舞的圖騰刺繡成為本季的主色調,象徵台灣自然意象與傳統文化的延續,並傳達環保與永續的設計理念。

此次大秀中,服裝的每一處細節均呼應太極哲學中的「無常」之美,並將宜蘭在地植物染色製成的布料為每件作品注入獨特的自然韻律。服裝上的圖騰和色彩隨著走動有不同的變化效果,創造出身體與服裝間全新的互動體驗。
透過本季大秀,YENLINE以「緩時尚」的概念讓觀者感受到服裝慢工出細活的設計哲學,呈現了道家思想在時尚中的巨象表達,讓觀眾感受內外平衡的美學風格。

週二, 12 十一月 2024 17:12

臺北時裝週SS25:WANGLILING

WANGLILING在25春夏臺北時裝週上,以科技材質詮釋自然之美,從大地的《樹樹系列》走向宇宙,開啟「萬物」系列二部曲——《灮光》。

系列靈感源自古文字「灮」,像龍追逐星光般的形象,代表著從神話到現代科學的時光穿越。設計師汪俐玲透過剪裁和印花,將「時間」與「光」的元素體現於服裝輪廓中,結合龍、流星、銀河、月亮和黑洞等意象,呈現出人類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和溫度。
「灮光」系列在服裝中運用反光科技布料,巧妙製造出「內斂的光」,同時融入現代工藝美學與東方神龍的形象,譜寫一段全新的星幻之旅。
設計上,WANGLILING運用「簍空」與「摺紙」元素呈現星星和月亮,並將設計巧思隱藏於裙擺和襯衫中,讓穿者隨步伐顯現星月之美;部分單品如圍巾和帽子則採用科技布料,帶來低調的驚喜感。整體系列大有唐朝李白所描寫的詩句:「時光疾如電」的風采,通過電光細節營造出時光短暫的流逝之感。

週二, 12 十一月 2024 17:11

臺北時裝週SS25:Dleet

Dleet 2025春夏系列《After the party》重返臺北時裝週。此次大秀以「派對結束之後」為題,將現代生活的殘留記憶與情感融入設計,藉由不對稱線條與皺褶,呈現派對後的獨特韻味。服裝上的扭轉細節彷彿派對記憶的痕跡,展現了派對結束後的情感張力。

設計師李倍以解構版型為核心,探索多樣化的設計變化。襯衫、長裙、棒球帽等單品上出現偏離中心的歪斜線條,而上衣和長褲上則設計多個開口,創造了一衣多穿的可能性。高實穿的同時也帶有獨特風格,從工作到休閒場合都能輕鬆適應,展現自信與個人品味。
《After the party》設計聚焦於事件「之後」的狀態,巧妙地介於形式與功能之間,維持Dleet一貫的品牌特質,為穿著增添了想像空間。

週二, 12 十一月 2024 14:53

臺北時裝週SS25:Seivson

Seivson2025春夏新作在亮相東京時裝週後,再度以主題「TRACES 痕跡」回歸臺北時裝週的舞台。

此次Seivson以女性成長為靈感起源,在社群媒體與網路資訊爆炸的時代,真假難辨的信息也就成了無情的劊子手。設計師申子芹藉由女性身體視角,反思當今社會信息泛濫、真實扭曲的病態。
SS25延續品牌一貫強調女性線條的設計語言,運用鏤空和解構的技法,精緻地勾勒女性的身體曲線。
多層次的布料運用、剪裁及結構設計,反映出外界干擾和事實被扭曲後所留下的「傷痕」。大面積的褶皺細節再現了皮膚的真實褶痕與鬆弛,表達女性心境的變遷與自我的保護。
在廓形設計上,Seivson除了延續解構風格,重新詮釋風衣、夾克和短裙等經典單品,寬版、實驗性的廓形結合象徵傷痕的壓褶,傳達了一種不屈的女性精神。即使經歷撕裂,仍舊可以展現出優雅的姿態。

週二, 12 十一月 2024 14:37

臺北時裝週SS25:JENN LEE

JENN LEE 2025春夏系列「青春回聲」以童年無憂無慮的自由為設計靈感,直覺的、不經過多修飾的創意風格,讓整場大秀充滿了「隨機的無厘頭」以及解構的混亂美學。

設計師李維錚從兒子身上重溫的學生回憶為靈感,像是奔跑時衣衫內灌入的微風,或是作業簿上交錯的格線,這些元素都展現充滿童趣與叛逆的視覺體驗。
對SS25 JENN LEE而言,簡單的一坨紙團都能成為創作的幾何靈感,激發她如孩童般天馬行空的、不設限的想像力,讓服裝線條重塑出無憂無慮的青春記憶。看似隨性的筆觸卻滲透著無憂無慮、不受拘束的奇思妙想。
在細節上,JENN LEE本季依舊貫徹標誌性的解構風格,透過褶皺、外露接縫,以及品牌象徵性的心形拉鍊等設計,重新詮釋結構、流動性和功能性之間的動態對話,賦予服裝實用性之外更帶來獨特的藝術和戲劇張力。

週二, 12 十一月 2024 14:35

臺北時裝週SS25:INF

INF 2025 春夏系列《K-U-O-W-E-I》以設計師郭瑋的大腦世界為靈感,從自我反思出發,傾注歷年來受台灣本土文化啟發的設計精髓,將創作累積的心血情感匯聚於本季作品中,交織出最能代表郭瑋與INF的設計。

本季系列的靈感來自「腦」,印花細節看似隨意暈染,實際上是郭瑋將自己的電腦斷層照片後製處理,看似迷離卻言之有物的氛圍正呼應品牌抽象的解構手法,呈現出浪漫且超脫的視覺效果。

在設計細節上,INF 25 春夏系列另一個最大的亮點就是一衣多穿!在品牌大秀上,多位模特現場演示如何通過拉鍊、抽繩、圓環等實用細節,玩轉出多種穿法,像是解開肩部的拉鍊後,上衣散落,立刻變為不對稱的半身裙;男模特身上托特包拉開拉鍊後即可變成一件全新T-Shirt。多功能的變形設計讓穿著者只需簡單幾步便能完成變換穿搭,詮釋永續時尚理念!

週二, 12 十一月 2024 14:12

臺北時裝週SS25:HANSEN ATELIER

臺灣新銳設計品牌HANSEN ATELIER首次在臺北時裝週亮相,2025春夏系列的靈感源自設計師郭恆生母親的老家——安徽蕪湖,藉由融合徽派傳統建築、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鐵畫工藝,以及江南水鄉的自然景致,詮釋了品牌核心理念「新東方」的美學語言。

在色彩運用上,HANSEN ATELIER 以灰、黑、白三色為基調,營造出極簡又典雅的風格,並採用山水意象、竹林與花卉,以及安徽建築的窗格紋樣與屋檐結構等元素,融入到布料選擇與剪裁設計中。
細節上,HANSEN ATELIER採用了刺繡、印花、立體花卉釘珠、亮片、珍珠鑽飾等元素,在動靜之間精緻地演繹了江南水鄉的靈動美感。
立體花釘珠設計模仿鐵畫之美,水墨風提花布則完美融合了江南水鄉的波光粼粼。壓軸旗袍以白色珍珠和鑽飾縫製,重現江南風情。
值得注意的是,郭恆生對於細節的掌控和要求無比細緻,除了華美的服裝表面之外,服飾的內裡同樣也有與本季主題相呼應的印花圖樣,讓穿著者無論從外觀或是內在都能感受到「新東方」的韻味。

週二, 12 十一月 2024 14:11

臺北時裝週SS25:CHOW des HOMME

SS25 CHOW des HOMME 創意總監Billy Chow以當代社會議題為切入點,從 Z 世代的反叛精神與青年文化汲取靈感,深刻反思「社群文化」表面上的光鮮亮麗,及其背後潛藏的侵蝕力量。

此番 CHOW des HOMME 以「隱形受害者」為主題, 透過服裝與秀場表演的結合,呼籲人們反思在自由氛圍籠罩的社會中,是否有不為人知的劣根正在作祟?社群媒體的蓬勃開創了一個看似自由的世界,卻逐漸將「自由」商品化,在「按讚」、「分享」等追化的過程中,自由被解構成交易的籌碼和商品。在這樣的文化中,許多人成為毒性社群影響下的受害者,而這些「隱形受害者」的故事則巧妙地透過設計來表現他們的處境。
在設計上,寬鬆放大的版型、解構手法、疊穿造型,以及拉鍊、工裝實用口袋等元素,延續了品牌一貫的街頭青年文化核心,每個細節都呼應著這季的主題,除了讓服裝成為生活的一種態度,更是對社會觀察與批判的載體。

週二, 12 十一月 2024 10:29

臺北時裝週SS25:Gioia Pan

素有「針織女王」稱號的設計師潘怡良帶著同名品牌GIOIA PAN 潘怡良華麗回歸2025臺北時裝週。本季系列「時空疏影」從自然地貌和石雕藝術汲取靈感,結合剪紙藝術的細膩手法,透過層次分明的紋理與色彩,勾勒出峽谷起伏、石雕永恆與瞬間美的時空交錯,運用歷史軌跡的力量,展現獨特且深具魅力的風格。

「時空疏影」系列透過層次分明的紋理與色彩,構構築出時間與空間交錯的剪影意象。
中國剪紙藝術象徵文明的悠遠和輝煌;石雕則在千百年之間見證時間與空間的流轉與美感。通過轉化這兩種工藝,展現出藝術的永不衰敗的匠氣,在快速變更的時尚潮流之下,依舊保持者優雅與永恆。
系列設計捕捉了時間與空間的交融,透過獨特材質與色彩組合,呈現出一場今昔對話。峽谷蜿蜒起伏的曲線、石雕的堅韌永恆與剪紙藝術的精緻美學,交織成深刻而動人的自然意象,為觀眾帶來引人入勝的視覺體驗。

第 21 頁,共 2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