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指標性的永續時尚設計賽事Redress Design Award,在5月9日正式宣布了2025年度的總決賽名單,來自世界各地的數百份參賽作品中,最終共有10位設計師脫穎而出,即將角逐最高榮譽。參賽作品以升級改造、零浪費設計、解構重組為核心技術,展現對紡織廢料的創新再造。
Redress的創辦人暨董事會主席Christina Dean表示:「時裝產業的環境足跡猶如倒數的計時炸彈。每分每秒,相當於一整輛垃圾車容量的紡織品正被堆填或焚燒,且情況持續惡化。Redress透過舉辦年度設計大賽,擔當箇中的關鍵橋樑,匯聚設計師、學術界及產業夥伴,以創新設計帶動循環時裝產業轉型進程。」
本屆獲得Redress設計大賽的冠軍將獲得多項獎勵,包括:於上海Greennext展覽會展出得獎作品、國際設計師張天愛(Flora Cheong-Leen)提供限量升級再造零售單品的親自專業指導,以及由Redress與天愛藝術基金會共同提供的50,000港幣的發展基金。
此外,主辦單位也將於8月推出「人氣大獎」網路票選活動,讓全球觀眾參與評選,體現大眾消費者對永續時尚的認知與喜好。所有獎項將於9月於香港舉辦的總決賽中公布,並同步進行全球直播。
2025 Redress設計大賽 總決賽入圍名單
・Carla Zhang(中國)|《Glitch Theory》
以多變線條探索二元對立與隨機美學。採用工廠餘料製成繩線與紗線進行手工織造,突破版型與織機結構的限制,呈現自由流動的創作語言。
・Casbeth Tshegofasto Marbobane(南非)|《Cultural Studies》
靈感來自南非文化與服飾,結合恩德貝勒部落的串珠與黃銅工藝。利用廢棄衣物、窗簾、鋁製百葉窗進行升級改造,創作出零浪費褶皺連身設計。
・Hawon Park(韓國)|《Brown Bagging》
從收穫季節保存種子的傳統汲取靈感,選用時尚產業中常被忽略的物料。一款外套更以含有明膠與瓊脂的可生物降解塑膠製成。
由左至右:《Glitch Theory》/ 《Cultural Studies》/《Brown Bagging》。source: Redress Design Award
・潘鶴雲(中國)|《Concealable Zone》
探索服裝作為「第二層皮膚」的可能性。選用具可追溯性之再生羊毛與木材廢料染色,並導入雷射切割與投影輔助剪裁技術,實現低廢設計。
・Hugo Dumas(法國)|《The Peri-Urbans》
結合工裝與性別流動特質,探討自我認同。獨立研發由紡織廢料粉末製成的填充物,並大量使用布邊、瑕疵亞麻等庫存布料製作系列。
・Lucie Albert(德國)|《Erlkönig》
以歌德詩作《魔王》為靈感,描繪孩童與少女的不同性格與象徵。利用廢棄家具與餘料皮革,透過鑲嵌工藝呈現故事性設計。
由左至右:《Concealable Zone》/《Erlkönig》 /《The Peri-Urbans》。source: Redress Design Award
・Mara San Pedro(菲律賓)|《Echos of the Weave》
展現對菲律賓文化與女性特質的讚頌,運用鳳梨麻與芭蕉絲等當地手工布料,融合零廢剪裁技術,支持在地供應鏈與工藝保存。
・Nathan Moy(香港)|《FLUX》
圍繞時間、科技與轉型主題,將防風衣解構重組,採用庫存 PET 布與剩餘拉鍊,結合模組化設計,延長衣物使用壽命。
・Wen Hanzhang(加拿大)|《流徙版圖》
從文化與自然圖騰汲取靈感,以數學公式與拼接設計將舊帳篷轉化為時裝,並應用工業廢料與重構丹寧,提升設計機能與耐久度。
・聶頤瑄(美國)|《檐下杂文》
靈感來自北京街頭日常。作品利用樣衣、布樣與二手服飾進行拼接與重組,設計蓬鬆輪廓與層層裙擺,創造出富變化的視覺效果。
由左至右:《Echos of the Weave》/ 《FLUX》/《流徙版圖》/《檐下杂文》。source: Redress Design Award